性格張揚自負難免成小人:簡評魏延李嚴

《三國志.蜀書》有〈劉彭廖李劉魏楊傳〉,這一章是把劉封、彭羕、廖立、李嚴、劉琰、魏延、楊儀七人合為一傳。

我發現這七個人都有共通之處,都是挺有才幹,也在組織裡面有地位,卻常覺得自己沒被重用,被低估,總覺得長官都不會辦事、沒有遠見、只是運氣好、出身好,性格又張揚,常跟同僚起衝突,最後沒一個有好下場。除了魏延楊儀外,都是給諸葛亮親手放逐或處死。

我看這些人的言行,也覺得組織裡有這樣的人是各種難辦,大抵每天搞定他們惹出來的禍,就不用幹事了。難怪陳壽給這七人的總評是:「覽其舉措,跡其規矩,招禍取咎,無不自己也。」

最經典的大概是魏延,他老覺得自己屌炸天,只要擁有一點權力,只要別人地位沒比自己高,他就覺得別人該聽他的,所以諸葛亮一死,他自覺在場諸將沒人地位比他高,就認為沒必要遵照諸葛亮臨終的規劃辦事。

如果這個人真有威望也就算了,事實就是沒人想鳥他,顯然他的囂張跋扈旁人是看在眼裡的。一個領導過整個漢中軍隊抗曹,也有軍功的人,卻搞不定自己的同僚甚至搞不定自己的手下,這個人平常的為人可知。

當他發現沒人鳥他時,他的作法是什麼?是趕著先回蜀漢朝廷,然後把通道毀了,搶先告狀說遵照諸葛亮遺言班師回朝的人謀反,這就是這種人會幹的好事。

李嚴則是另一種典型,他是屬於消極攻擊型的人,就是自己覺得自己很屌,但對外表現得很謙和,一門心思卻只想建立自己的勢力,謀求自身的利益,要他做點事還得條件交換。

本來為了大局諸葛亮也忍他,沒想到他犯了錯誤不坦白認錯,竟然試圖推卸到諸葛亮跟劉禪身上,諸葛亮當然不能接受這種事啦,而且推卸責任推到諸葛亮身上,豈非代表他平常也是這樣惡整跟他合作的同僚?真是逼得諸葛亮非處理他不可,只好親手把他放逐了。

這類人就是組織裡的不安定因子,諸葛亮不給他們太大的權力甚至親手處置他們,也是剛好而已,卻有人要認為諸葛亮是忌賢了。我是很好奇,這些以為諸葛亮忌賢的人,若站在諸葛亮的位置上,又打算怎麼處理這些不安定因子?

參考資料出處:
http://so.gushiwen.org/guwen/bfanyi_2990.aspx

您可能還想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