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葩英主趙武靈王
魔獸世界在《大災變》這個資料片裡,部落的大酋長索爾,有感於死亡之翼的滅世之威恐怕無人能擋,於是卸下大酋長的職務,傳位給小地獄吼,另外加入陶土議會這個跨國薩滿組織,以求能取得一點契機,和原本敵對的聯盟勢力合作,共同對抗死亡之翼。
這是個虛構橋段,但類似的情形,也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,幹這件事的人是趙武靈王,當時秦國變法後越來越強大,他有感於秦國威脅,決定讓太子即位為趙王,負責內政,他則自稱主父,專門負責外交跟軍事。這是為了確保他若意外戰死,趙國還能正常運作下去。也曾偽裝成使者潛入秦國,想瞭解秦國山川道路,以擬定日後進軍路線,順便看看秦昭王是個什麼樣的國君,秦昭王看到趙武靈王時,也覺得這人氣質出眾,覺得怪異,想抓他時,已被他潛逃出境。
趙武靈王就這麼個奇葩的國君,他最著名的政策是下令全國胡服騎射,目前的考證認為,這政策的全名是「改胡服、招騎射」是透過改變服飾,宣告自己的國家也是游牧民族的一支,不再以華夏文化自居,藉以爭取境內境外的游牧民族好感,讓國家更容易招募強大的騎兵。也更容易征服北方游牧民族。
這是個虛構橋段,但類似的情形,也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,幹這件事的人是趙武靈王,當時秦國變法後越來越強大,他有感於秦國威脅,決定讓太子即位為趙王,負責內政,他則自稱主父,專門負責外交跟軍事。這是為了確保他若意外戰死,趙國還能正常運作下去。也曾偽裝成使者潛入秦國,想瞭解秦國山川道路,以擬定日後進軍路線,順便看看秦昭王是個什麼樣的國君,秦昭王看到趙武靈王時,也覺得這人氣質出眾,覺得怪異,想抓他時,已被他潛逃出境。
趙武靈王就這麼個奇葩的國君,他最著名的政策是下令全國胡服騎射,目前的考證認為,這政策的全名是「改胡服、招騎射」是透過改變服飾,宣告自己的國家也是游牧民族的一支,不再以華夏文化自居,藉以爭取境內境外的游牧民族好感,讓國家更容易招募強大的騎兵。也更容易征服北方游牧民族。
但這政策可是自武王滅商分封諸侯以後幾乎沒發生過的事,因為當時中國華夷雜處,周人的分封是有武裝移民的特性,順便散佈周的文化。周朝諸侯就很深刻覺得自己跟當地的夷人是不一樣的,夷人死了把父母丟到山溝裡任蟲豺啃食,沒葬禮的啊,又批頭散髮,沒有什麼禮教體制。
孔子把「保護諸侯不被蠻族征服搞到大家披髮左衽」當作管仲的大功,可知當時知識份子是很重視這問題的。孟子更說:「我只聽過華夏文化讓蠻夷效法的、沒聽過有蠻夷文化能反過來讓華夏文明效法。」不過孟子這說法有點灌水,因為趙武靈王是跟孟子差不多同時期的人,孟子比趙武靈王早生,比趙武靈王晚死,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,孟子約66歲,不可能不知道的。
我看趙武靈王之所以這樣做,除了性格敢於離經叛道以外,也真是沒辦法,趙國處於四戰之地,趙武靈王即位時才15歲,秦楚燕齊魏各派了一萬人悼喪兼祝賀,但也是打算看趙國是否會因為政權更迭而內亂。
我看趙武靈王之所以這樣做,除了性格敢於離經叛道以外,也真是沒辦法,趙國處於四戰之地,趙武靈王即位時才15歲,秦楚燕齊魏各派了一萬人悼喪兼祝賀,但也是打算看趙國是否會因為政權更迭而內亂。
幸好趙武靈王跟重臣肥義鎮住局面,否則國家都要沒啦。當時的國家還是城邦林立,任人佔山為王,所以跟別國之間常會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問題。趙國國土就給中山國佔走了不少,這本是心腹大患,趙國東邊還有東胡人,西邊有林胡人跟樓煩。沒事就得打仗,更常打敗仗,跟齊國發生戰爭,結果被打敗,跟韓魏聯手襲秦,結果被打敗,秦國不爽反打,城池都因此少了幾座。
搞到趙武靈王只好都利用外交手腕來化解,又娶了韓國宗親之女跟韓國結盟,又利用燕國國君讓位給臣子的事情去搞燕國,順便扯下齊國,還利用秦王猝死的事,擁立新王來給秦國添亂,可以說他是用盡一切手段在削弱鄰國。
搞到趙武靈王只好都利用外交手腕來化解,又娶了韓國宗親之女跟韓國結盟,又利用燕國國君讓位給臣子的事情去搞燕國,順便扯下齊國,還利用秦王猝死的事,擁立新王來給秦國添亂,可以說他是用盡一切手段在削弱鄰國。
我想他一定很悶,大抵覺得「我國家兵力這麼弱,我再怎麼會耍陰謀也搞不完啊,國家遲早還是要亡。」終於下定決心改胡服招騎射,大量錄用胡人為傭兵,說服樓煩歸降成趙人,這都獲得巨大成功。趙國自此成為強兵之國,後來更攻滅中山國,解決心腹大患。
不過這樣一個英武之主卻很短命,45歲就死於沙丘宮變。因為他雖然果敢剛毅,在策立繼承人這件事上卻很瞻前顧後,他最初寵愛吳娃,愛屋及烏改易太子,等吳娃死後,他又忍不住覺得「太子趙何年紀太小,不然改立回原本的太子趙章好了,否則趙章年紀那麼大卻要對個小孩子朝拜也怪可憐的。或者乾脆把國家分成兩個,一個給趙章好了。」
但這違背他執政三十年以來富國強兵的本意,所以懸而未決。趙章也一直因為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剝奪而不甘心,後來假傳武靈王的旨意召見趙何,打算趁機殺了趙何,沒想到被趙何的重臣們發現,雙方交戰,本來這跟趙武靈王也沒關係,但趙章兵敗後跑去投靠趙武靈王,趙何的重臣趁機把趙武靈王所在官邸團團圍困,不讓人出入,活活把趙武靈王餓死。一代英傑,就這樣毫無價值的死了。所以說「搞不定傳位問題,真是會把自己跟國家搞沒了。」
參考資料:
《史記‧趙世家》
http://so.gushiwen.org/guwen/bookv_130.aspx
不過這樣一個英武之主卻很短命,45歲就死於沙丘宮變。因為他雖然果敢剛毅,在策立繼承人這件事上卻很瞻前顧後,他最初寵愛吳娃,愛屋及烏改易太子,等吳娃死後,他又忍不住覺得「太子趙何年紀太小,不然改立回原本的太子趙章好了,否則趙章年紀那麼大卻要對個小孩子朝拜也怪可憐的。或者乾脆把國家分成兩個,一個給趙章好了。」
但這違背他執政三十年以來富國強兵的本意,所以懸而未決。趙章也一直因為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剝奪而不甘心,後來假傳武靈王的旨意召見趙何,打算趁機殺了趙何,沒想到被趙何的重臣們發現,雙方交戰,本來這跟趙武靈王也沒關係,但趙章兵敗後跑去投靠趙武靈王,趙何的重臣趁機把趙武靈王所在官邸團團圍困,不讓人出入,活活把趙武靈王餓死。一代英傑,就這樣毫無價值的死了。所以說「搞不定傳位問題,真是會把自己跟國家搞沒了。」
參考資料:
《史記‧趙世家》
http://so.gushiwen.org/guwen/bookv_130.asp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