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蒯徹說韓信」看常人該怎麼做決策
看〈淮陰侯列傳〉,韓信號稱不敗軍神,用兵善佯攻奇襲恫嚇之術,所以總能以少勝多,不過現在太平盛世,看這些也沒啥用。
我覺得〈淮陰侯列傳〉有趣的地方有三,一是韓信初接漢軍帥印,跟劉邦分析項羽缺點,二是韓信大敗楚將龍且時,蒯徹為了勸韓信反漢而與楚漢鼎足而立,做了個利弊分析,三是,蒯徹最後還講了個道理想說服韓信,我特別喜歡第三點,因為我才想寫個類似的短文說明「為何很多人想問題總是隨波逐流、反覆無常、滿懷恐懼」,特別把這段翻成白話:
做決策是這樣,能收集情報聽取各種意見,才有可能預測吉凶判斷趨勢;又要能反覆思考,才有可能作對決定、辦好事情。
錯信資訊、想錯事理,還沒人能長治久安的。聽取各種意見而少錯漏,就不會因為一兩個餿主意就動搖。反覆思考、把握輕重緩急,才不會被花言巧語所擾亂。
然後你想想,你期望有個什麼樣的未來?沒什麼大志向,只想當個劈柴養馬的小員工,就不可能向上提昇成為帶領軍隊的將領,只想守著一點微薄俸祿,不可能當上國家大臣。
接著再想想幾個你一定也懂的粗淺道理:洞察未來做事才能果斷,瞻前顧後一定壞事,而對小事龜毛,對大局就很難宏觀;結果就是能洞察未來卻又瞻前顧後,這將是一切的禍端。躊躇的千里馬,就連緩慢前行的劣馬都不如。
最後要記得:成功很難,失敗很簡單,時機難得,卻很容易失去,而時機一旦失去,是不會再出現的,您要好好想想吶。
我覺得〈淮陰侯列傳〉有趣的地方有三,一是韓信初接漢軍帥印,跟劉邦分析項羽缺點,二是韓信大敗楚將龍且時,蒯徹為了勸韓信反漢而與楚漢鼎足而立,做了個利弊分析,三是,蒯徹最後還講了個道理想說服韓信,我特別喜歡第三點,因為我才想寫個類似的短文說明「為何很多人想問題總是隨波逐流、反覆無常、滿懷恐懼」,特別把這段翻成白話:
做決策是這樣,能收集情報聽取各種意見,才有可能預測吉凶判斷趨勢;又要能反覆思考,才有可能作對決定、辦好事情。
錯信資訊、想錯事理,還沒人能長治久安的。聽取各種意見而少錯漏,就不會因為一兩個餿主意就動搖。反覆思考、把握輕重緩急,才不會被花言巧語所擾亂。
然後你想想,你期望有個什麼樣的未來?沒什麼大志向,只想當個劈柴養馬的小員工,就不可能向上提昇成為帶領軍隊的將領,只想守著一點微薄俸祿,不可能當上國家大臣。
接著再想想幾個你一定也懂的粗淺道理:洞察未來做事才能果斷,瞻前顧後一定壞事,而對小事龜毛,對大局就很難宏觀;結果就是能洞察未來卻又瞻前顧後,這將是一切的禍端。躊躇的千里馬,就連緩慢前行的劣馬都不如。
最後要記得:成功很難,失敗很簡單,時機難得,卻很容易失去,而時機一旦失去,是不會再出現的,您要好好想想吶。